点击右侧关注 >>>
网易专业财经智库
点击右侧关注 >>>
网易专业财经智库
作者|刘明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
10月宏观经济数据于近日公布,投资、消费和出口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增速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2%,持续四个月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第二次触及年内新低,出口同比下降0.9%,连续三个月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10月社会融资增量为6189亿元,创下39个月以来新低,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当下,如何看待社会融资增量创下历史新低这一现象?
社会融资增量创历史新低的原因分析
社会融资月度增量创历史新低有季节性因素,但表外融资持续受到压缩是主要原因。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89亿元,其中新增贷款5470亿元,新增委托贷款减少667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减少624亿元,新增未承兑银行汇票减少1053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1622亿元,可见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承兑银行汇票为主银行表外融资收缩2344亿元是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的主要原因。另外,银行信贷投放节奏呈前高后低,使四季度可投放的额度减少一定程度影响新增贷款的规模,历史上10月新增贷款大多处于年内较低水平。
投资与消费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加之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社会融资需求有所下降。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为51.09万亿元,按修订后的上年数据,同比增长5.2%,创下历史新低。但与上年前10个月未修订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4.76万亿元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已经出现下滑。消费方面,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48万亿元,同比增长8.10%,创下2003年7月以来的次低,仅高于今年前4个月消费同比8%的增速。至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贷款,三季度末余额为43.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0%,增速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其中个人房贷余额为2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0%,增速也创下六年来新低。
工业企业和私营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下降使银行信贷风险上升,抑制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万得数据显示,前10个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85.66万亿元,同比下降2.44%(口径未调整),同期利润总额为5.02万亿元,同比下降9.17%(口径未调整),其中同期私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8.06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同期利润总额为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53%,工业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同比下降,意味着银行信贷风险上升,这不利于工业企业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
大力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对策选择
推行供给侧改革在银行业实施的“去杠杆”使影子银行规模大幅下降,在新形势下应该向“稳杠杆”转变。金融业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为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去杠杆”,为实现这一目标,央行出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MPA),对银行表外业务增加资本要求。为满足监管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刚性要求,商业银行开始主动压缩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到期承兑汇票为主的表外业务,由于表内贷款的增长会推升风险资产,在资本充足率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面临更大的补充资本压力。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以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到期承兑汇票余额分别减少2.32万亿元、8602亿元和1.26万亿元,银行表外融资规模合计收缩4.44万亿元,约占同期银行新增贷款的15%,而银行贷款同比仅增长10%,这意味着在不包含债券和股票融资的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收缩,这不利于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增长。在银行业影子银行风险趋于可控及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和监管机构应当放松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政策,使银行杠杆率稳定在合理的水平,避免过度收缩导致实体经济融资的不足。
切实落实“所有制中性”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产权保护和对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即实行“所有制中性”和“竞争中性”。但自2016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及环境的影响,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9.15万亿元,调整口径后同比增长4.4%,而2018年前10个月这一数据为34.13万亿元,未调整口径的同比下降14.60%,受此影响,今年前10个月私营企业利润总额为1.39万亿元,较2017年前10个月的2.03万亿元下降31%,较2018年同期的1.41万亿元,未调整口径同比微降1.51%,而同期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保持增长,表明民营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正在下降,即政府强调的“所有制中性”和“竞争中性”原则在产业、信贷、税收等落实中仍需要加强。
总之,在强调宏观经济、货币及监管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当下,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之际,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相对严厉的政策进行微调以实现“稳经济”目标,仍不失为可行之策,因为防风险的目的依然是维持经济的较快增长。
-END-
关注我 看最有态度财经言论